首页

女王小刚全集

时间:2025-05-25 10:38:43 作者: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杨绍兴:从生死救援到“贴心老杨” 浏览量:11983

  人民网曼谷4月11日电 (记者孙广勇)泰国副总理兼商务部长普坦近日表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中国持续对外开放为泰国经济发展提供宝贵机遇,让全世界受益。泰国与中国是亲密友好邻邦,双方在各层面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拉近了两国的距离。

  普坦表示,泰国政府积极践行“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模式,以实现更加全面、协调、平衡、包容、可持续的增长。“泰方赞赏中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泰国的发展需求。”

  “泰国欢迎并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泰国的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以泰中铁路、林查班港口等为代表的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正顺利推进,促进了泰中在基础设施、5G网络、农产品贸易等各领域合作,赋予‘泰中一家亲’新的内涵。”普坦说。

  普坦是在曼谷出席王老吉国际版英文品牌标识发布仪式上作出上述表态的,他在致辞中指出,未来将积极推动泰中两国在大健康领域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来泰国投资发展。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泰贸易总额1263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泰直接投资46亿美元,同比增幅109%;中国来泰游客352万人次。普坦表示,泰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水果、橡胶产品、塑料树脂、木薯产品等,开展贸易合作能够造福各国人民,让民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将真正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普坦表示,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反映了中国为促进各国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作出的努力。泰国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与中国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尤其是加强5G等新技术在泰国的推广应用,以加速经济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

  普坦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巩固并深化了泰中各领域友好合作。他认为,泰中两国同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伙伴,将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交流,为两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优质选择。泰国商业部将推动泰国的贸易和投资,通过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各级贸易协定下开展合作、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等,深化拓展双方经贸合作。“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来泰国投资,让共建‘一带一路’结出更多硕果。”普坦说。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青春华章|21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残奥会冠军谭玉娇:超越的不仅是重量极限也有人生边界

产能过剩,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但事实上,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各国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已有130多个国家宣布到21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倍多;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

第十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将在京举行

新人+归化 国足新名单增容了

“随着光伏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原先一些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浙江公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磊平表示,“以前订购量可能只有3至5个集装箱,现在订单量普遍大幅提升。”

探访千年古邑福建建瓯: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展新颜

行政有区划,环保无边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各要素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上游污水直排,下游苦不堪言;上风向区域出现沙尘天气,下风向城市空气质量受到影响;跨区域倾倒固废、危废,转嫁环保风险……针对跨区域污染问题,以行政区域为界限的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重点流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推动实施跨区域生态保护监管协同合作机制,有助于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环境污染治理打开新局面。

巴以双方在拉法激战 以色列称将重返谈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纵观历史,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回顾以往的科技革命,在多场景、多部门具有溢出效应的关键共性技术,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更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将打破旧的“技术—经济”范式,使生产力发展摆脱传统路径,引领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